close

有的時候連自己都會不敢相信自己的懦弱和逃避,會感到訝異。

 

法文兩週進度。

統計11章、12章1節。下下週小考。

Romeo and Juliet 2、3幕。

美文第一週。美文作業週日前。

經濟一章。

日文。

新單字和演講聽力。

 

先記著慢慢耗,把它做完。

差點忘了還有群穎的禮物,這週五後會開始動工。

 

其實比上學期輕鬆,但不知道是因為輕鬆所以相對的態度也鬆懈了;

還是因為上學期的打擊太大,

總覺得即使努力也沒有成果。在上高中以前我從來沒有體驗太多關於這種的感覺。

可能跟很小的時候開始學珠算有關係吧?那時候就覺得這種學習是一件很辛苦的事,

但閱讀的時候不會,閱讀讀到的東西我都能自然的記住,

後來才了解自己在不同領域的學習各有強弱。

長大了很想克服,也許有部分原因是因為克服後的那個誘因很強烈,

克服後感覺就會海闊天空,可以達到我對「專業」的追求的最高境界,

可能即使辛苦我都會累得很驕傲。

 

雖然「專業」形容的也不是只針對單一的專業,

在成長的過程中我試圖避開了那些我不擅長的學習,但現在又希望面對的時候,

我自然感到有點戰戰兢兢,滿心冀望可以成功;

可是當失敗的時候,除了檢討自己覺得還可以再付出更多的同時,

也會很疲憊的想:可不可以不要再只告訴我不夠?為什麼這些時間的付出還不夠、難道別人需要比我更多的時間嗎?

這時候可能是犯了自認太過聰明的錯,

一直以來待在習慣、安全的環境裡會讓人過度的放大自我,幾乎順遂的人生也會讓人覺得什麼成就什麼心願應該都能完成,

但可能真的不夠吧。

 

 

做自己擅長的事、做自己嚮往的事、做自己不喜歡的事、做自己不擅長的事──

做自己擅長且嚮往的事(寫文章、閱讀、學語言、唱歌、演戲、了解他人內心),做自己擅長但不喜歡的事(了解他人內心、表演、演講、讀書);

做自己嚮往但不擅長的事(在金融業工作、數學很好、辦活動、游泳、跳舞、畫圖);

做自己不擅長且不喜歡的事(讀書、打球);

 

看起來我擅長的事很多:寫文章、閱讀、學語言、唱歌、演戲、了解他人內心、表演、演講、讀書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嚮往的事:寫文章、閱讀、學語言、唱歌、演戲、了解他人內心、在金融業工作、數學很好、辦活動、游泳、跳舞、畫圖,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不擅長的事:在金融業工作、數學很好、辦活動、游泳、跳舞、畫圖、讀書、打球

這樣似乎描繪出了一個模糊的我,興趣和能力有很大部分相符,

「嚮往」是一個我可以嘗試、可以努力的方向,可不可能變成我能力中的一部分不曉得,

能不能變成興趣所在也不一定,但可以實踐,唯有真的去了解了才能明白,

實踐過後可能不會有太多成長,但一定比原本的我更好。

 

至於不喜歡的事也不用特別躲它,來之則安之,沒有碰到也就自然的交集於空即可。

 

整理到這好像比較心安了一點,不曉得和喜帖街響起有沒有關係?不曉得Adele的聲音是不是也在不知不覺中給了我一些安慰和力量?

那再談到職涯的部分,應該往擅長的部分前進、還是嚮往的方向上路?

我知道我自己正在這兩條路上同時努力,我試圖取得它們的平衡或融合,

我想在最後的截止期限前繼續努力,我不想放棄任何可能。

 

也許還會有第三個可能,我意想不到、半路殺出的第三條路。

不要費心去猜想,因為那就留成驚喜才好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citysigh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